半个月前,乌军大举入侵俄本土库尔斯克地区,可以说是势如破竹俄军一触即溃,一时之间打入莫斯科开香槟庆祝都成为可能。不过作为旁观者的西方军事专家,很快就发现情况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,随着乌军快速推进距离失败好像也越来越近。他们称库尔斯克之战,必将耗尽乌军好不容易打造的精锐之师,不出意外这就是一个自杀性任务。战场事实证明,西方军事专家有时还挺靠谱,乌克兰好像要败了而且是大败。

乌军挺进
根据俄新社报道,俄国防部表示由于遭到俄军有力狙击,乌军损失惨重已经有部分部队从库尔斯克州撤出,可能将重新部署到其他方向。这跟之前西方专家预期类似,认为乌军在快速挺进后,将遇到补给线过长容易被分割包围,以及俄军抽调更多兵力阻击无法头尾兼顾等问题,总体而言兵力不足迟早被碾压。
8月24日,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最新战果,库尔斯克地区连续三周的战斗中,俄军已经消灭5500多名乌军。此外还摧毁了71辆主战坦克,400多辆各式装甲车,以及11套多管火箭炮,其中包括3套以往很难打到的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系统。仅从俄罗斯公布的这份战报看,乌克兰军队损失确实有点大,累计出动约12000人越境作战,相当于损失已经高达一半接近崩溃边缘。

损失大量装甲车辆

损失大量装甲车辆
确实突袭库尔斯克初期,乌克兰凭借兵力集结隐蔽性,以及投入大量西方制式装备优势,将边境防俄军打了个措手不及。突袭初期满屏都是乌军大胜,到处插旗每天播报占领多少个定居点,甚至还有俄军增援车队被团灭数百人死亡这种大败,仅仅几天时间就占据约1000多平方公里土地。俄罗斯原本重心放在乌东,根本没想到乌克兰会大举进攻本土,因此反应比较慢但很快就集结起重兵投入反攻。
毕竟是本土作战,不论兵力调动还是后勤保障都有优势,相对应乌克兰显然不是一个量级对手,就算有西方大量军援帮助也缺乏战争潜力。随着乌军在库尔斯克不断消耗,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精锐部队以及西方装备,正在快速战损而且还没办法直接补充。虽然乌克兰高层还在宣传取得库尔斯克大胜,实际情况是乌军已经被迫撤离,俄军动用空中力量切断乌军后勤保障,同时对乌军集结兵力装备实施火力覆盖,能不能完整的走出俄本土还是个问题。

法国志愿者参与作战

进入库尔斯克的乌军女兵

到处插旗
通过外界解读,乌克兰之所以抽调精锐部队突击库尔斯克,无非三种理由:借助对库尔斯克的攻击,迫使俄军从乌东调回主力减轻压力;打一场胜仗给西方看,特别是美国总统很快要换人很可能停止援助,所以要让欧美看到乌克兰很能打,长期支持武装有利于美国;最后打场局部胜仗,就算今后开始停战谈判也有更多话语权。
战略构想很好,但俄罗斯好像并没有上套,并没有从前线抽调太多兵力回来,至少目前乌东前线依然保持进攻姿态。比如由于俄军攻势强劲,乌克兰甚至已经宣布从顿涅茨克乌军控制的红军城,强制疏散14个定居点民众,很显然守不住想逃跑。乌军在顿巴斯前线已经挡不住俄军进攻,设想中的围魏救赵战术也没有实现,再这么两线僵持实力更弱的乌军显然无力坚持。

初期大胜并不能决定战局

俄军快速回援
美国军事作家伊万·阿兰曾发表文章表示,乌军试图在库尔斯克地区“玩火”,最终可能会导致基辅陷入灾难。目前在库尔斯克占领的1000多平方公里,实际上三面被俄军包围,只有一条极为脆弱的补给线支撑。如果后勤被切断,乌军不可避免将被围歼,这批精锐遭到重创后乌军困境将进一步恶化。
很显然乌克兰这一突袭作战,并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效果,俄军没有像他们想象中抽调大批兵力回防,反而趁顿巴斯乌军更空虚时猛攻。不出意外库尔斯克突袭战很快就要结束,乌军作秀式插旗每天播报控制多少个定居点,都不足以改变双方实力上的差距。将最精锐的10000多兵力,以及西方援助装备扔在库尔斯克,接下来在整体战局上将陷入被动,或许不用等美国总统换人乌克兰自己先躺平了。

德国《世界报》:为什么库尔斯克行动加速了乌克兰的失败?

俄乌已经开始换俘